A/港市场脉搏:三中全会临近的象征意义
Redmond Wong
首席中国区策略师
“你知道我的方法。 它是建立在对细节的观察之上的。 “——柯南·道尔(1891 年)《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夏洛克·福尔摩斯
关键点 :
- 一位新的制度经济学教授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协商会议上具有意义。
- 中国的成功归功于制度改革,而不仅仅是低成本劳动力。
- 改革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和经济成长。
- 目前的挑战包括系统成本上升、抑制经济进步。
- 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或将与十年前的改革决策相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政协会议的显著象征意义
随着中国领导人为期待已久的二十届三中全会(4月30日宣布将于7月召开)做准备,5月23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私人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协商会议引发了猜测最高领导层可能正在为国家转向更亲市场的改革做好准备。
近年来,中国领导阶层的沟通主要强调国有部门和产业政策。 这些产业政策是国家行动,旨在分配资源支持选定的产业,以实现具有重大政治利益的政治进程所确定的目标。 虽然对产业政策的关注仍将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柱,但将经济学教授周其仁纳入协商会议的九名发言人之一表明,最高领导层可能会利用他的市场导向观点以及他携带的用于发送讯号的符号。
周认为,交易成本、组织成本,最重要的是制度成本的大幅下降,是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里实现惊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重要中国经济要重拾成本优势并实现突破,而不是依赖总需求刺激和产业政策。
虽然我们告诫不要过度看重周本人或整个学术界在中国领导阶层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审议,但其中的讯号意义很难忽视。 周已经离开聚光灯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以对中国经济驱动力的另类观点而闻名。 他的新制度经济学根源由罗纳德·科斯首先推广,强调制度安排在经济、产权、交易成本和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这种方法与主导主流经济学界的新凯因斯主义方法或中国共产党作为经济思想最高指导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明显不同。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很少亲自主持与私人企业家的咨询。 在过去的十年里,除了最近的一次之外,上一次由习总书记主持的私营部门磋商是在2020年7月疫情期间,而上一次是在2018年11月,当时中美正卷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 这次习总书记在三中全会前夕召开这次会议,将制定中国长远战略方向和发展模式。 这次会议选择周恩来作为发言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可以发出讯号。 周在会上所说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所认为的周的代表意义。
周教授代表什麽
周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不是低成本劳动力的结果,而是全系统的制度改革和经济开放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的结果。 周(2017)将「制度成本」定义为执行产权和契约的制度架构运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中国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分散超级国有企业的权力来重新定义产权」(周,2010)。 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完全归功于廉价劳工的说法过于简化。 经济改革之前,中国的劳动力更便宜,但该国并没有经历同样的经济繁荣。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提供更便宜的劳动力,但它们并没有复制中国的成功。 这种差异凸显出仅靠低劳动成本不足以实现经济转型。
如同周(2023)所指出的,关键因素是将这些投入转化为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需要在支持性制度架构内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运作,以降低交易成本、组织成本,最重要的是系统成本。 在改革之前,中国高度集权的经济体系类似于“超级国有企业”,深受效率低下和组织成本高昂的困扰。 透过分散经济控制和重新定义产权,中国显著降低了这些成本,从而增强了竞争力。 中国最初的改革,例如从集体农业转向家庭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及随后允许建立私人企业吸收从农业活动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都体现了制度变迁的影响。 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为不断发展的工业部门释放了劳动力,为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国对全球市场的开放和参与,以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和监管改革为重点,说明了制度支持在利用低成本劳动力方面的重要性。
周(2023)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税收和收费增加、地方政府推高土地价格以及更多监管导致成本急剧增加,中国的系统成本一直在快速上升,以及国家驱动的都市化的低效率。 这些变化阻碍了经济进步。 他为中国经济开出的处方是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来降低制度成本。 透过简化法规、提高透明度以及更好地定义和执行产权来降低系统成本对于促进增长和创新至关重要。
与2013年做出的潜在变革性决定相呼应
在我们于2023年10月发表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出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是否会成为中国经济战略的关键时刻,如中国领导层 10年前公布的蓝图中所勾勒的那样,可能会拥抱市场化改革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承诺深化市场化与私有化。 然而,这些年来这些措施已经逐渐消失。 如上所述,5月23日的会议让人看到一丝预期,即今年7月即将举行的三中全会可能会呼应2013年的决定, 这与投资者对其结果的悲观预期相反。
结束语
我们要再次强调,中国最高领导人坚持以培育新生产力为核心,这一理念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致力于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以促进自力更生和全面的国家安全,他们在经济去杠杆和遏制大型私人企业垄断力量方面的策略举措将继续存在。 我们正在探索的是,最高领导层是否正在发出信号,表明他们准备调整其战略发展模式,至少在战术上,以培养市场和私营部门。 重要的是要记住,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领导层在引导庞大的中国经济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务实精神。 调整经济运行制度框架改革的红绿灯策略上转向绿色是可行的。
我们并不是因为周其仁在5月23日的政协会议上讲话而预测7月的三中全会的结果。 我们只是在探讨可能发生了什么,使得周高调出席会议成为可能。 我们希望,将这一非共识观察视为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之一,将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准备好解读7月召开的三中全会的结果。